June 30, 2010

討厭你。

討厭香港天氣。

冬天完結了以後,就是連續大半年令人討厭的天氣。

春天固然是最討厭,但夏天也是很可惡。

討厭夏天悶熱得讓人沒精打采。

討厭夏天下著一整個星期大雨。

討厭夏天就是永遠只有這兩種天氣不斷在交替。

討厭香港這種天氣,更討厭香港的夏天永遠都讓人覺得空氣極差、呼吸困難。


但我卻很喜歡地球另一邊。

縱然下著雨,都溫柔得不讓人感到一絲的厭惡。

更何況根本就沒多少個下雨天。

很討厭現狀,很懷念過去。

都不過是人類一種的本性。

June 25, 2010

學不會的小習慣。


有一些簡單的小習慣,一直都應該早就學會,但我就是學不會。

然後經過很久很久以後,我終於都學懂了,把它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一切都來得太遲,我再也不需要這些小習慣了。

好多事,過時了,就再不需要了。

不需要了。

June 24, 2010

方大同.蕭敬騰 極品好男聲音樂會

仍舊記得上一次單刀赴會Timeless Live in HK 音樂會。整個音樂會的氣氛選曲表現都是上佳的,但,一個人看就是有點「想同人分享下、Hyper下、批評下都唔得」的感覺,於是自從那次之後,我發誓寧願倒貼隨便找一個人都好,都不想再單人匹馬去看演唱會。


上月提及到這個音樂會我訂票失敗,當時原定的打算就是沒打算,把它忘掉就好。豈料開騷前幾天友人問起手頭上有門票,於是當然放棄世界盃答應赴約。Oh my god,友人免費得來的門票,位置在最前一個顏色區的偏僻角落,縱然景觀不盡完善,但總好過我企圖用僅有的信用卡積分「打生打死」地換來的兩張山頂位。又一個社會資源錯配,因為她跟我說「唔鍾意方大同」。


來到當晚,正題前,先炮轟大會安排。

門票寫著時間為:七時三十分,一向習慣不想錯過任何細節的我,縱然深明香港演唱會的唯一真理是「永遠等埋你」才開始,但七時四十分才到達會展地下,其實我面上就早已帶點不悅了。心想:時間應該都剛剛好吧?

但原來真正的不快,進場後才開始。

或是本人孤陋寡聞,但我以往所有看過的演唱會全都是真金白銀公開售票的演唱會,靠換取積分或其他途徑的演唱會我還沒有看過。所以,我真的不知道:

「七點半你昆我入場睇一粒鐘廣告!?」

需知我當晚匆忙趕亂得還沒有填肚呢。頂。

一堆廣告夾雜在幾段新城電台的頒獎禮和音樂會片段中穿插又重播,足足一個小時之後,終於有兩個司儀走到台前來一番廢話:「比D聲我聽下先!」然後派簽名海報又搞了一輪,終於都「係度都要講句:父.親.節.快.樂!」之後,終於都正式開始了。

值得安慰的是,該兩名司儀並沒有如想像之中在演唱會中間跑出來,製造一個「集體去廁所」的需求。

開始啦,開始啦,首先出場的是近年來最欣賞最喜愛的男歌手方大同先生,用鋼琴彈唱我近半年的Top Favourite:《玩樂》。很好玩的一首歌。………然後你以為我真的可以記下整場曲目逐一描寫嗎?錯了。

大概是去年八月在同一場地就看過了方先生的Solo,這次改動不大的曲目編排就對我而言就欠缺了一點點新鮮感及驚喜,但當然,我還是很喜歡的。

然後蕭敬騰帶著《王妃》來了,個人認為這首最能代表他的個人作品,配合很有霸氣的演繹,掀起了全晚的高潮。甚至整晚也再沒有其他部分能讓「全部人自動起晒身」。需知道現在演唱會只是來到第五到六首歌左右。

兩人都分別Solo了一段後,來到了一個小小的交集點。唱一首兩人都翻唱過並收錄在自己專輯的《記得》。嗯,容我斗膽說一句:那個兩人互相凝望對唱的畫面,縱然我猜想原意是想營造出深情的感覺,但兩位用上一把那麼富有感染力的聲線去唱一首這麼的歌(見歌詞),個人覺得反而營造出一種「好卵肌」的詭異氣氛。(雖然以下這個片段不太看得出來啦)

PS:本文影片或影片連結均從Youtube搜尋所得,並非本人盜錄或上載。


「喂,走架啦?又Solo?」對,僅有的一首之後,又回到大同世界的Solo部份。唱幾首之後真正的廁所位嘉賓出現了!有請海報左下角人像被明顯縮細的新晉歌手:周柏豪!

竟然我已經是第二次看周先生的Live了,對上一次有幸看到就是當年大學Year 1,F.I.R.的校園巡迴,周先生也是作為暖場嘉賓地出現。

事隔幾年,由暖場嘉賓升格做間場嘉賓,這算是甚麼的進步呢。

跟方先生合唱一首《That's why you go away》之後,台上就留下周先生再唱兩首自己近期的作品。看著不少的人(因為很多人要去洗手間都會經過我這邊)走來走去,我心裡哼著的還是剛才的"That's why you go away~I know..."

然後主角兩人再次輪流Solo一段,我想很多人都會特別喜愛蕭先生那一段翻唱吧。最愛的一首就是上世紀的一首名曲《我願意》。有理由相信若然不是在翻唱專輯已放了一首王菲的開到荼靡,這首「被完美詮釋的」《我願意》也應當列入專輯曲目之中發行的。

最後一部份,終於都兩人再同場合唱,先來一首方先生寫給蕭敬騰的《Say a lil something》,然後就唱一首(或兩首)我之前也沒聽過的英文舊歌,就完場了。

「唔係嘛!?」

真的沒有Encore,司儀都出來了,燈都亮了,廣播都播了。唉。

事後回想,這個演唱會最大的缺憾,原來這並不是方x蕭,又或蕭+方的音樂會。

請再看一次海報。
「方大同. 蕭敬騰.」

原來呢,海報早就預告了其實這個音樂會,其實並不多著墨於兩位主角的交流,整個Rundown,就是誠意不夠,不要說互唱對方的歌,就連挑一首「估佢唔到會唱」的歌去帶動全場氣氛,我個人也是覺得有點欠奉的。就連簡單得「台灣歌手唱一首廣東歌」這種很常見的技倆,都沒有。

害我一直期待的紅豆合唱,原來原來一切都只是我個人的奢想。唉。

「到底邊個排一個咁無乜誠意既Rundown架!?」

好了好了,是我要求太多,免費的,我還應該要求甚麼?尤其是對於一個這麼沒誠意沒心思,每年聖誕都只在派膠的電台,我要求得太多,也就顯得我過份挑剔。就如「想係聖安娜食到Cova質素的西餅」一樣,錯不在大會,而在於我了。

June 22, 2010

枝竹

"Don't compare your life to others'. You have no idea what their journey is all about."

自問也是一個懂得知足的人。但我還是一個普通人,有羨慕妒忌之心。但有時候看著他人的快樂光景,我還是心裡有點不快。

我只是希望有機會分享那些不屬於我的喜悅。但不只限於「被分享」。我不要再跟人說著"Have a nice Trip",我不喜歡看著友人快樂地在異地拍照留念然後我只能在看Facebook的Album。我就是連裝飾別人的夢的機會都沒有。我討厭那種置身事外的感覺。你大概不了解我多麼想跟你散步橋上把臂看著風景。


我是知足的,但問題在於我認為自己根本就不足。所以我還是會妒忌。

我不抱怨別人過得比我好,只是我抱怨我過得不比別人好。

其實當下,我最妒忌又羨慕的,最想要做的,就是去一次真正屬於我的旅行。

誰叫整個Facebook的Friends都在去Grad Trip呢,我呢?只能獨個兒在發牢騷。

June 21, 2010

如果這不是結局


有時聽一首歌,覺得挺動聽、有點感人。好像勾起腦海中很多的共鳴。

但其實甚麼都沒想起,因為現實上甚麼都沒有發生過。

June 20, 2010

荒謬的學生證

去公眾泳池游泳,都要出示學生證才可享有優惠。雖然嚴格上來說,這一年我都不算是學生,享用學生優惠,也可說是不合規矩。但誰叫這社會就是這麼畸型。

想要乘搭港鐵享受優惠,靠的只是一張有蓋上校印的表格。想要用優惠價買票、入場或購物,只要出示一張「所謂有效」的學生證。

那到底如果我想要做學生,可不可以出示一張學生證就成事?

很清楚了解這個社會上都需要有各式各樣的證明去確立一些機制的有效運行,但很多時候就是過份地本末倒置了。

曾經有一年,我還是讀中學的時候,就是沒申請學生乘車優惠,就不可以用學生價去乘搭地鐵。當然我明白「不申請就沒優惠」這個懲罰懶人的機制是合理的,但倒轉來說,其實就是一個人有沒有真正成為一個學生並不重要,重要是的你有沒有得到學校的一個蓋印去承認你是「學生」。

有證明就有優惠了,有證明就成了學生了。這些人根本就是承認了「你娘有奶,有奶是你娘」的歪理。所以那一年,我縱然在準備公開考試,但欠了一個印,在這間大企業的眼中,我就不是一個學生了。

我只是對這種「身份認同只憑一張證件、一個印章去確認」的歪理覺得很諷刺;我只是覺得左邊擺著一本Textbook,右邊放著幾張白紙抬頭寫著"ASSIGNMENT NO.1",電腦開著幾個Lecture.pdf,才是我作為一個學生的證明。

但,也罷了,機制就是機制。社會就是荒謬。我們都改變不了。

我唯有繼續用那學生證去「證明」我是一個應該享有優惠的學生,誰叫我那張學生證沒印上有效日期。

June 19, 2010

一年前的巧合

跟同事對話。他在看一堆求職者的申請表。

「嘩,而家D人咁勁,如果我自己個張攝埋入去,一定比人篩走出黎。」同事一邊在看申請表,一邊初步打分作Screening用途。

「但除左成績,個D Special Skills好多都係呃人同無料到既,唉。」我揭著一疊申請表,企圖想找一個電腦技巧好一點的。

一年前我也是在面試後沒被挑選上,但機緣巧合,我還是趕上尾班車。

我經常都想,如果由我現在的老闆跟我面試,她應該都不會挑選我。

但至少在這一年,我想我的工作表現不比別人差。

面試,就是一個互相欺騙的過程。你要的人,最後沒選上。選上的,其實又不適合。

感謝一年前那一個早上我遇上的幸運。希望我還沒有花光所有運氣。

賭博與迷信

賭博的時候,人們難免都會迷信。

只因運氣就是一種虛無得不可掌握的東西。沒有人可能預知這夜會爆冷與否。

所以出意外了,我們都想找個解釋去把一切合理化,例如:「賴地硬」。

賭博就是因為永遠都沒有100%,所以人們才如此著迷。永遠都期待下一次的Uncertainty。

投資一年有10%的回報率,正常人都覺得很吸引。

換成是下注一場球賽賠率只有1.10,誰都沒有多大興趣。

所以說,人類從來都是不理性的動物。


但願這夜捱夜看球的我,能憑藉著那毫不理性的迷信,能幸福地邁向小小的成功之路。

June 18, 2010

近日。生活。幾天。幾句。都是廢話的標題s。

很久都沒有在這裡留下片言隻字為免拖太久都沒有更新,還是先隨意寫一寫近日生活好了。

近兩週的懶惰指數絕對是直線上升到達了一個新高。於是近來太多想寫的事都沒有動筆。

「沒時間」「沒心情」也只是一個藉口,但現實就是只是呆坐在螢幕面前,消耗時間消耗意志。世界盃自然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Reader都沒心機看,一看見文字就想神遊,但其實我最想看到的就只是入球,更何況要自己寫字呢。

每晚都有世界盃早中夜三場,幾乎每天平均都看1.5場左右吧。

減肥大企劃也是繼續進行中的,但連月來體重毫無下降跡象又確實令人感到十萬個沮喪和懊惱(係啦,陰陰嘴笑啦頂你),看來還是要從食物方面再嚴格控制一下。

近日終於都更換了Desktop,但還是太習慣在Laptop上的感覺,所以還是作後備用。就是這個被我打了三年的鍵盤,早就看慣了的Screen Size,讓我再適應不了家裡那台機。

我期待已久的手機終於都快將發佈了,希望價格合理得可以讓我在第一時間買下來吧。

每個上班的日子都賴床,經過很多次的調整之後,習慣是這樣的:從七時四十分鬧鐘響起第一次,按下靜音後每隔九分鐘再響,持續一小時。近月為了準時起床,在八時二十分加插一次響鬧,那次響鬧就是關鍵的分水嶺,肯及時起床就還可以準時到公司,但再賴床就遲到了。

預告:由於本Blog從2010年開始設置了發文數量下限,所以在此宣佈:未來一個月內(直到世界盃完結為止),本Blog會主要發佈短篇文章,字數大約不多於小六作文字數下限。嗯,其實我知道,寫甚麼,甚或寫不寫都沒人理會重視關注啦…

June 10, 2010

世界沒有天才。

近來輾轉地聽回了關於自己的二三事。詳細的、想記下的,還是由自己寫一次比較好。

如果我的人生就只有二十二歲,那我的高峰就在十七、十八歲那兩年之間。

那些年頭,都氣焰難擋。

曾經都不放老師在眼內,星期一派發的題目叫同學們在之後一週內的課堂慢慢做;我星期二就問:「十條都做完了,有別的嗎」。

當年那學科考一個全級第一,當時老師告訴我這消息,也只是淡淡然:「哦」。然後暑假前拿一個學科獎,如果校方讓我上台拿獎狀的時候給我三分鐘分享讀書心得,我想我一定把全部人都冷嘲熱諷得死去活來。

相信我,我不太懂說話演講,但要我「寸人」,我一定能做得很好。



身邊人人都曾經以為「你很愛這科」、「你畢業後就在這行業發展捱個十年八載就能登頂」。我卻在想:我早就到了頂峰,要再逗留在這沒趣的地方,那只是一種浪費。

終於在大學選科時,我是直接放棄考慮這科目。甚至把要求更低的科目放在那個之上。

當然所謂的頂峰,是當年很天真的想法。

但我有一樣東西是很明白的:這個行業不需要甚麼天才,只要機器。

而我不想去做一台跟別人一樣的機器。



考公開試的那一年,讀這科的時候,校內模擬試前我都沒溫習過,「反正再差都拿A了」。

公開試的時候還當然不敢太鬆懈,只是都考得很隨意。答案好像不對嗎?放棄它好了,反正我不懂的,別人都不懂。

如果說爛船還剩三斤釘,我就仍舊恃著我那條還剩五斤釘的船起最後一次錨。

很多同學考完後都說挺好,跟標準答案對照後「感覺良好」。我卻沒多大興趣去事後參考答案,反正心中有數。

結果還是可預料的A。



進了大學之後,不是感到一山還有一山高,而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競爭的對手,是自己的惰性,別人成績如何,對個人而言,只是一個Scale,一個標準。

沒了那個鬥心,也沒有了那個氣焰,剩下的日子完全是坐食山崩。

初初還好的,要應付的都見識過,名符其實的「食老本就夠屈機」。

中途是幸運的,遇到了一群好人,大家都很合作,在Group-work中我幾乎是毫不失手。

最後是悲慘的,終於老本都吃完,遇上了幾個討厭的科目,一個學期內連續跌破一條又一條的底線。還幸有一些算是有興趣的科目抵消一下,那成績單還不算太悲哀。



那些悲劇的日子過後,我就意識到這世界根本沒有天才。

學術上的成功就只有「興趣」和「經驗」這兩大元素。

對一個題目沒興趣,但有豐富的經驗,你還是可以交出一份滿意的作品。

對一個題目沒有經驗但有興趣,你可以刺激內在的求知慾去推動自己把事情做好。

努力?抱歉,我這個人就是不相信「努力」能把沒經驗沒興趣的東西做得好。所以我從來都不懂得去摺拉把(在學校圖書館溫書),那種「死讀爛讀」的感覺,從來都不屬於我。讀得好的,不用花時間;不上心的,再花時間對我而言還是沒有用。

你可以說我太過率性而行,連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但我就是這樣。

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請拋棄那些你不愛的。

不能避免的時候,你就只能盡人事,還有期望幸運會眷顧你。


這些零碎的片段湊合成的故事其實沒有積極的鼓勵意義。以上的所有,都是一個曾經自以為是的人的一點經歷。

June 07, 2010

我的家很擠迫之拉把。

趁這夜執了房(其實是要找東西才翻箱倒櫃一次),就順道簡介一下我的「拉把」吧。

超過九成是中文書,超過七成的書是簡體字書,超過一半是網上訂購回來。嗯,好多都未看。真的好多。(不是全部都沒看啦!至少上回提到的那本我是看完啦!)


大約估算一下,藏書應該都破百。需知道那幾個放滿書的格子裡,分為外內兩層書的!所以你看得到外層是露出櫃外的;又因為我家灰塵多,於是隨意找來幾份世盃海報放上書頂擋塵。

唉,我到底還有沒有心機精神去看書呢?


近來買來的專輯,嗯,因為懶,所以還未想拆。(某君就知道我是甚麼時候買了;但我近幾天真的很懶沒心情寫字才所以胡亂拍兩幅照交一交行貨。)

June 01, 2010

只此一次東施效顰寫食評 - Kraze Burgers

本文為本Blog極罕見的資訊性食評,寫作動機為:間中一次就當是「貪好玩」,大概沒下次,寫一篇對我而言很累很花時間。

本來是日真的仍舊落實執行減肥大企劃去游泳的,但天氣不好,游了大半個小時就開始冷得要命,趕快跑進更衣室淋浴去。

都怪游泳前沒先吃麵包作「打底」,害我一邊在游泳一邊在想:「如果待會兒來一碗熱騰騰的拉麵多好啊。」於是我就破戒,想游泳後吃點甚麼。

步出泳池後其實我只是想吃Subway的三文治,豈料踏入亞士厘道的時候卻發現該店消失了(真的結業了),於是按原定行程先去iSquare拿回上星期買的Tee。

Tee到手後向上行到六樓,原本真的想吃那風評不錯的山頭火拉麵的;但大家都知道,香港的日本餐廳,都是要排隊的,而且孤身隻影在這人頭湧湧的名店總是讓人不自在,於是就轉戰這家一直評價很一般的漢堡店Kraze Burgers了。

之所以踏進此店當然需要強大的誘因,店家現在因生意不太好推出了兩大優惠吸引客人:一、單點漢堡包、三文治、沙律等有八折優惠;二、門口派發免費贈送Chili Cheese Fries (Mini)的贈券。問過了優惠詳情發現兩者可同時使用之後,就決定一試了。

其實一直都不會寫資訊性的食評,其中一個原因是我不會隨身攜帶數碼相機,而且,我手機的相機功能,是不含花花Mode微距的。所以效果如下:


先端上來的是免費的Chili Cheese Fries (Mini),店家的介紹說是Top Seller之一。上面的配料就是肉醬、洋蔥、辣椒(醬?)、芝士粒啦。剛端上來的時候才抱怨怎麼芝士粒都不會溶,好了,吃過幾條之後芝士粒都慢慢溶掉了。但,溶掉了以後,又真的不察覺到它的存在了…只能抱怨芝士下得都不夠大方。另外,最初擔心這個會不會太辣(Menu上好像沒有普通的芝士薯條),而結果卻又比想像中好,對於我這個不太吃辣的人來說,我也只定義這為:小小小辣。


在薯條吃了一大半的時候,漢堡包終於都出場了。點了最便宜最普通的"The K.B. Original" (HK$58),配料也就是很簡單的生菜、洋蔥、蕃茄、酸瓜、芝士、沙律汁和茄醬了。當然我深知本店評價不太好,也就沒有期待這個能有英國吃過的質素了。咬下第一口,包是微暖的,漢堡肉還算得上是新鮮熱烘烘的,這對於我來說其實就已經合格了。整體味道不太差,但也沒有驚喜之處。

想說的是,其實我覺得這種半切了的漢堡包若然不用刀叉,要一口咬進去而又要避免醬汁濺到自己或配料四散,是有一定困難的。雖然有竹籤固定了,但要完全不狼狽,還是要技巧的,遇上配料更多更厚的款式,這問題更是嚴重。

另外,雖然沒叫飲品,但侍應還是貼心地端來一杯溫水,這個算是有加分的。

八折後帳單為$52,是因為堂食會收加一服務費(在漢堡包店算是少見,甚至我習慣了其他店舖都是先付款後用餐,吃完的一刻差點想立刻動身走人才發覺自己好像未結帳),而且是先加一再減去折扣的20%。嗯,還好啦,只是真的沒特別會想再來一次。

地址: 尖沙咀彌敦道63號國際廣場(iSquare) 6樓605號舖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